集团要闻
  行业新闻
  媒体聚焦


男儿有志趁年华
编辑:邱宇    发布时间: 2011/01/15    阅读:6883
 

沈坚强语录:

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

前半夜为自己想想,后半夜为别人想想。

成功就是要取得一个人生的平衡,如在家庭、事业、生活价值、人际关系、健康和财富这六个方面取得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有超常发挥叫优秀,在超常情况下有正常发挥那叫卓越。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要做仁者,贵在爱人。作为企业掌门人,谁都希望自己的部下具有鹰的敏锐洞察力,狼的勇敢攻击力,豹的速度执行力,雁的团队合作力,蜜蜂的细节执着力。遗憾的是,这样完美的人才,除了上帝,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没有完美人才,不等于没有优秀团队,运用之妙全在组合。

 

男儿有志趁年华

 

男儿有志趁年华,莫叹息、莫停留,莫让年华付水流。

沈坚强是成功的,因为在他还是一个17岁的青涩男孩时,就开始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付诸于行动。

他的浙江家业控股已发展成为一个注册资金上亿元的综合性集团公司,目前,已度过第17个集团周年庆典。

被称作湖州“商界少帅”的沈坚强带着一缕温暖的阳光跨进门,爽朗地说:“让你们久等了!早上办公室通知我要接受采访,还要拍照,我就赶紧去理了发,让人看着精神面貌好点,哈哈……”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成功的企业家们想像成老成、老到、饱经风霜的中年人。而眼前这位神采奕奕、温和谦逊的70后企业家,却给人一种似兄长般的亲切感。

为了配合这次采访,沈坚强把他的父亲沈培荣也请了过来:“爸爸,这位记者说想多了解一些我小时调皮捣蛋的事情,这些还是您说比较合适吧,呵呵!”

说是采访,其实更像无拘无束的聊天……

童年记忆:府庙前曾经的“孩子王”

在沈坚强儿时的记忆里,耳畔总是回响着祖父做皮鞋时发出的锤击声。那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能在大年初一的早上,穿上祖父亲手做的新皮鞋。

爷爷是皮鞋匠,在湖州老府庙前开了一爿皮鞋店。店里承载着沈坚强童年时期的快乐与梦想。他喜欢蹲在一边看着爷爷做皮鞋,任胶水与皮革浓重的气味包裹自己,这对他来说是一种亲切的味道。

“受爷爷的影响,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有着一股浓浓的‘皮革情结’,尤其是我的父亲,尽得爷爷手艺真传,从皮革厂的普通工人做起,后来成为湖州皮革厂的经营厂长,进而带领我在这个行业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我们家可以说是个‘皮业世家’。”说起童年往事,沈坚强的眼里闪耀着光芒。

沈坚强曾玩笑地说自己所得到的关于“企业管理经验”的最早启迪,来自小时候当“孩子王”的经历。“30多年前,我们全家生活在爷爷的皮鞋店里,我就是那里的孩子王,小伙伴们都爱跟着我玩,遇到什么事都要来找我帮忙。”

坐在一旁的沈老饶有兴致地说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孩子王”故事:

一天,沈培荣正在上班,邻居急匆匆跑来告诉他:“你儿子在飞英公园跟一帮野小子打架,穿了一套黄色的破运动服,那动静闹得可不小。”沈培荣一愣,忙说:“不可能!儿子正在学校乖乖念书呢,怎么会去打架?再说我家没有什么黄色的运动服呀,你肯定是认错人了!”领导就跟他打赌,让他一定去看看。

沈培荣赶到飞英公园一看,果真是自己的儿子,气得他拎起沈坚强的耳朵就往家拽。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儿子的一个小伙伴受了这帮野小子的欺负,为了保护同伴,才去跟他们“单挑”,怕打破衣服回家被父母责骂,事先换了衣服。

照说男孩子打架是平常事,只要有点血性,受到欺负都会奋起抗争。偏偏沈坚强只是为伙伴出头而去打架,颇有点“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气概。这让父亲哭笑不得:小小年纪竟全然不顾自身安危讲起了义气,长大了还了得?

沈坚强听着也哈哈大笑起来,摸了摸耳朵,好像仍在痛,说:“是好汉就要敢于担当么。现在想想,作为孩子王,就是这群孩子的头,自己也就不能有任何卑怯,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跟着畏缩怕事的胆小鬼走;第二是做人要慷慨,哪怕自己只有一点点钱,也要买了糖果和小伙伴们分享,否则,他们就可能跟别的孩子王走了;第三就是做人要善良正直,不能仗着是孩子王就欺负别人,自己也要有责任保护小伙伴不受欺负。”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企业家从小就是“孩子王”,原因之一就是懂得分享。只有懂得和社会分享,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不卑怯,是承担自己;不管怎样也为他人创造“幸福”,是承担他人。

破壳而出:青涩男孩的生意经

或许是遗传了家族做生意的头脑和细胞,沈坚强从小就具有独特的经商灵性,加上后天的睿智、勤奋和商业洞察力,他总能在普通的行业里寻找到商机并获得发展。

沈坚强在17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小小事业。他到湖州市公交公司学开大巴车,先后当过司机、售票员,由于业务技能出色,有上进心又吃得起苦,受到公司领导的器重。第二年,公交线路开始了承包制,沈坚强马上承包了湖州至漾西这条线路,并雇了2名驾驶员轮班开车。收回成本后,又迅速承包了一家台球房,请姑婆帮他照管,那时候生意很火,营业额可以达到一百多元一天,这对于一上18岁的半大孩子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数字。“这可是湖州城里第一家个人承包的台球房。”沈坚强不无自豪地说道。

沈坚强从小就爱车,做梦都想着能拥有一辆拉风的“雅马哈”摩托车。1990年,有了承包公交车和台球房这两项收入的积攒,雅马哈这个梦想随即可以实现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地买了一辆当时还不多见的“波罗乃兹”轿车,做起了出租车生意。他又一次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新兴行业所蕴藏的商机。

当时开出租车以跑长途为主,生意虽好却非常辛苦,一日两餐往往都是在车里“开水伴馒头”。一个夏天,沈坚强送顾客到上海、晚上回程途经东迁时,车子抛锚了,而维修公司最快也要到第二天清早才能来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上,他只能在车里干等。

“那天天气非常闷热,车里就像一间桑拿房,衣服都发出了酸臭味,蚊子像轰炸机般成群地从车窗外扑进来,那滋味真是想想都起鸡皮疙瘩。到后半夜,我实在捱不住了,跑了几公里路找到一家小卖部,买了一大盒蚊香点在车里车外,总算熬过了这一夜。”

吃得苦中苦,方能领略到创业的不易和成功的喜悦。还不到20岁时,沈坚强已拥有3辆出租车,这在湖城的出租车行业里算是大腕了。

正是爱玩的年纪,口袋里有不少钱的“孩子王”沈坚强却没有半点学坏。这跟家庭的氛围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沈坚强的祖母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善良的人,哪怕喝凉水都会觉得甜。”沈培荣就是这样一位善良、乐观、豁达的父亲,而沈坚强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里,沈坚强是受着“做人要善良、正直、乐观、孝顺”这样的教育长大的,这在他的心里根深蒂固。

沈家父子之间的感情,在身边的人看来,除了父慈子孝,有时更像是朋友。沈培荣总结了至今为止还影响着沈坚强为人处事的“三要三不要”原则:真正的男子汉有“三要”:对自己要有志气、对朋友要讲义气、面对事情要有勇气;“三不要”就是:懒惰、散漫和贪心。

在采访过程中,摄影作者给沈坚强、沈培荣父子拍合影时,沈坚强拿出新买的领带仔细地为父亲打好。看到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父子俩如此自然而又充满温情的一幕,不禁让人深刻体会到对“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这句话的诠释。

进入角色:浴火重生的雄起

1993年,时任湖州皮革厂经营厂长的沈培荣看到了皮革行业一个新的机遇:随着制革技术的成熟,“猪二层绒面服装革”凭着与“头层猪皮革”不相上下的外观和舒适度,价格却是头层革的一半的绝对优势,渐渐成为皮革行业的新宠。在家庭会议上,看准时机的沈培荣果断地作出了创业的决定,家庭成员一致同意投资皮革厂。于是,沈培荣夫妇6万元,沈坚强5万元,共11万元在湖州织里晟舍村租用一座老房子,以三只转鼓、一台小削匀机起家,注册资本6.8万元,员工仅6人,主要生产猪二层绒面服装革,创办了湖州晟舍皮革制品厂。

父亲沈培荣负责技术开发,儿子沈坚强负责对外营销,开始在全国各地接揽生意,哪怕是几张猪皮的业务,也与客户商谈得一丝不苟,“每笔生意都是在为日后做铺垫、积累人脉。”凭着沈培荣出色的技术,晟舍皮革厂生产的猪二层绒面革质量堪称当时行业中的“NO.1”。收购方交口称赞,越来越多的出口公司纷纷投来订单,很多要货单位甚至是专门派人到厂里蹲点,等着出货后在第一时间买下。

刚刚跨出创业的第一步,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在那年冬天发生了。当时与一家韩国公司合作生产一批服装革,因服装革材料、天气等原因,生产出成品皮马夹后出现了油霜,对方要求退还货物并赔偿损失100万元。这对于当时刚起步一年的企业来说可谓天文数字,一旦赔付,厂子就可能因资金周转不了而倒闭。

为了确保企业信誉,沈培荣硬是东借西凑,把钱尽数送到对方手中。那一晚父子俩促膝长谈:工厂虽然背了一身债,但是信誉保住了,这是千金难求的。好在天气好转后,产品质量恢复,沈坚强马上带领全体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生产中,皮革厂总算是踉踉跄跄闯过了这一关。

到第二年春,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客户纷至沓来,企业规模也随着业务一起放大。冲着他们极高的信誉度,韩国公司抛来400万元的订单。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改名为“浙江家业皮革有限公司”,果断地摆脱了家庭作坊型的生产模式,在同行中名声大振。

有了稳定的客源和技术保证,沈坚强提出在长兴开办第二家皮革分厂的建议,同时入股萧山富可达皮衣厂,成为其主要供货商。

然而,“天降大任于斯人”前,似乎总是要让人经历足够的磨难,1998年的一场特大洪水又使企业蒙受惨重损失。洪水把长兴分厂的化工原料冲到了田地里造成污染,遭到几百万元的索赔,这给刚刚捋起衣袖要大干一场的沈坚强当头一盆冷水,也使他对皮革污染第一次有了深切的体会。

“我那个时候真的是懵了。”沈坚强回忆当年的这次挫折,神色不禁严峻起来。“还能怎么办?只能抵押所有值钱的家当,付清所有的赔偿款。男子汉嘛,就算是打落牙齿也要和血吞。”

皮革行业的特性与局限性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制约。经历了两次浴火重生后,沈坚强脑海里多了一丝忧虑、有了几分思考。正是有了这一段创业经历,培养了沈坚强的意志力、肯于吃苦的性格与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沈坚强为父亲续了茶水,室内弥漫茶香,沈老品了一口说:“其实,经过这两件事后,我对这小子是真正的放心了。没想到他那时半大不小的年纪,处理事情还是很果断,很有担当的。”这话显然是在暗指当年这个“孩子王”出头为小伙伴去打架的敢于担当的秉性。湖州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到老”,骨子里的秉性很难磨灭掉的。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皮革行业有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沈坚强抓住机遇引进了意大利的先进工艺技术和韩国先进设备,生产猪皮绒面服装革、正面服装革及各种二、三层服装革、手套革、鞋革等一系列产品,通过韩国出口公司远销欧洲。这一年,家业皮革生产的猪皮耐水洗绒面革和防水绒面革荣获浙江省“星火计划奖”,企业被市农行、市商行授予“AAA级信用企业”。在香港(亚洲)秋季皮革博览会上,家业皮革产品以其过硬品质赢得了国际皮革协会和意大利皮革专家的青睐,成为意大利秋黎时装公司的皮革供应商。

2002年,浙江家业皮革有限公司向省有关部门申报了省级工业产品试制开发项目,投入万元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成功试制出手感柔软、革面丰满、丝绸感强、可防水防污等特点的猪二层油光革、变色革、仿牛羊纹革等高档皮革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部颁布技术标准,为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份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5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之一,并被评为湖州市“诚信企业”。

作为湖州市首家生猪皮加工的民营企业,沈坚强已在商场上崭露峥嵘头角,“商界少帅”的气魄也逐渐开始显露。

从创办小作坊的1993年到2003年,这既是皮革行业大发展的10年,更是沈家父子创业的黄金10年。10年里,沈坚强一直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他在继承了父亲敏锐的企业家眼光的同时,也继承了诚信第一的处事风格。“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沈培荣已完成用人权、财权、决策权的“三权”下放。得到了父亲衣钵真传的他,已在商海里练就了搏击风浪驾舟远航的本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睿智。

沈培荣拍拍儿子的肩膀风趣地说:“我们家族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我比我的父亲生意要做得大,现在沈坚强比我更看得远,相信他会把企业越做越好。”

这番话着实体现了一个父亲,一个创业元老的开明与智慧。

渐入佳境:多元化经营成果显著

就像不能割裂鲁冠球于鲁为鼎时期,或者徐传华于徐冠世时期一样,我们也不能割裂父亲沈培荣于儿子沈坚强时期。父亲的艰苦创业,儿子的商海搏击,他们虽为父子,从本质上看,更是创业伙伴。

沈坚强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吃苦精神和敢闯敢做的创新精神,同时更多了一种“不一样”,那就是更多地涉足于新经济领域。这位“少掌门”既陪伴父亲白手起家共同创业,完成了当初的原始资本积累,又以全新的思维、更新的方式开拓和发展企业。如今沈培荣扮演的是一位顾问抑或幕僚的角色,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新的人生定位。沈培荣风趣地说:“儿子在小作坊时就已跟随在我身边了,他是和家业一起成长起来的。我创建了舞台,如今在台上表演的人应该是他了。”作为董事局主席的父亲负责整个集团的后方事务,儿子主要负责为集团公司开拓业务,延伸产业链。父子俩分工明确,协同作战,真是羡煞业界诸多企业家。

企业的发展壮大使沈坚强变得更加成熟、稳健。善于谋划的他早已意识到单一发展经营模式的局限性,“守着摊子过,可能会有一时的安适,但企业不会再有新的发展,更没有突破性的将来,只有不断地开拓,才会有不断的进步。”这就是说,家业在壮大主业的同时,应该要有多元化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远景规划。

后生可畏。年轻要人比前人眼界广阔、思维活跃、胆量更大,嗅觉出更灵敏。接过“掌门”之位后的沈坚强以超前意识看准时机,筹备进入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房地产行业。沈培荣感叹儿子在商业领域前瞻性意识的同时,也为儿子在“前台”拓展作好了后盾准备,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内容分页码:123

上一篇:家业集团恭祝全市人民新年快乐   2011-02-01
下一篇:我集团董事局主席、党总支书记沈培荣在集团2010总结暨2011年开创大会上的讲话   2011-01-13

Copyright2010 浙江家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地址: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西路1388号嘉年华国际广场C座29楼 浙ICP备07505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