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行业新闻
  媒体聚焦


湖州:产业“双倍增”的新目标
编辑:刘晶    发布时间: 2012/06/08    阅读:1608
 
   按照本月出台的湖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我市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在5年内“双倍增”,即先进装备产业规上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上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规上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湖州市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湖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有何优势?

    “湖州市工业经济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州市委、市政府摸准经济规律作出的重要决策,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得手’共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能够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关专家说。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共识,这为湖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应对经济衰退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就我国而言,国家提出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省则规划发展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浙江省将采取各种扶持措施,加快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将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

    另一方面,湖州市战略区位条件将进一步凸显,这对于湖州市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据了解,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将我市确定为“一核六带”和长三角区域南北发展轴的节点城市,并对我市提出了“加强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建成连接南京与杭州之间的中心支点”等要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也提出要“壮大宁湖杭发展带”等,我市作为临沪的长三角次中心城市,其战略区位条件将进一步提升。此外,“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整体将迈入高铁时代,这对于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我市工业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就湖州市自身产业基础来看,到2010年底,全市先进装备、新能源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了2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逼近140亿元,这说明湖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一大批项目正在不断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市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中,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达192项,计划总投资330多亿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湖州市正加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以“看得见的手”破解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制约,并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为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双倍增”目标的实现,湖州市将建立健全工业转型升级“七大保障”,其中涉及规划体系、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创新、要素资源保障、人才队伍支撑、融资服务体系、服务环境等。

    今年湖州市出台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扶持政策中,就明显体现了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的特点。这些扶持举措涉及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大好高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做强做大、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工业平台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通过种种举措引导和扶持战略性新产业发展。

    其中明确,加大对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大好高”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其中引领作用强、财政贡献大、生产性设备投资5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项目,最高可补助1000万元;建立“湖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今年将安排1亿元以上,今后视财力情况每年适当增加,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特色产业的发展。

    如今,湖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其蓬勃兴起的动人风景!

上一篇:人民日报:楼市回暖已成事实 调控不能放松   2012-07-04
下一篇:部分税费减免或缓缴 湖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2012-06-08

Copyright2010 浙江家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地址: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西路1388号嘉年华国际广场C座29楼 浙ICP备07505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