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皮革小作坊,壮大成为一艘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军舰”,这家企业的掌控人和他千余名“家人”,一起在国际商海披风斩浪。他就是浙江家业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党总支书记,湖州市皮业商会副会长沈培荣,15年的光阴,他创造了一出企业注册资金由6.8万元扩张到2亿元的“家业”传奇,而这场近乎“原子裂变”似的创业大戏至今还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黄金10年
在沈培荣的创业记忆里,有一件事情让他永生难忘。“当初离开了皮革厂的领导岗位,创办自己的小作坊,这艰难的决定在今天看来,是走对路了。”谈笑间,眼前这位年逾花甲的企业家向记者道出了当年的艰辛,那场时隔多年的原始资本积累被他看作是家业集团最宝贵的财富。
筹措的6.8万元资金、携妻带儿组成的7名员工,是沈培荣可以发挥的家底。凭着在皮革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他信心十足。起初,小作坊经营平稳,业务日渐递增,看着小作坊一天天茁壮成长,沈培荣很是欣慰。以前在皮革城跑过业务的他,开始在全国各地接揽生意,哪怕是几张猪皮的业务,他也与客户商谈得一丝不苟,用他的话来说,“每笔生意都是在为日后做铺垫,积累人脉。”时间长了,他和客户都成为了朋友,“家业”也变成了皮革采购商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短短几年间,小作坊不见了,换成了一家专业的皮革生产企业。
业务随着企业规模一起放大,韩国公司抛来了400万元的采购定单、在长兴合资开办第二家皮革厂、入股萧山富可达皮衣厂成其主要供货商,渐渐的,家业皮革打响了在同行中的名声,“这个家业是越创越大。”沈培荣内心的自豪溢于言表。
从创办小作坊的1993年,再到2003年家业集团开始多元化经营,这10年是皮革行业大发展的10年,更是被沈培荣看作是自己创业的黄金10年。10年里,他的儿子沈坚强一直在其身边耳濡目染,且继承了他敏锐的企业家眼光。
营造发展空间
“大气、睿智,我的启蒙老师。”这是儿子对沈培荣的评价。前几年沈培荣的脑海里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企业找一名合适的接班人。事实上,民营企业的第二代“掌门人”成为了最近热门话题,颇多企业由于无法得到顺利的承接,而发展受限。但沈培荣值得庆幸的是,自己有位同样颇具企业家风范的接班人,这位接班人甚至做得比自己还好。
“沈坚强从小作坊时代就已经在我身边了,他是和家业一起成长起来的,我创造了舞台,如今在舞台上表演的人应该是他了。”沈培荣说。目前,沈培荣扮演得是一位幕僚的角色,这是一个新的人生定位,同样颇具挑战。
几年前,在儿子准备涉足当时正处萌芽的房地产行业时,沈培荣便积极赞成,内心感叹儿子在商业领域前瞻性意识的同时,他也为儿子在“前台”拓展作好了后盾的准备。有一年,在是否参与某一地皮的竞拍时,父子间产生了分歧,“沈坚强非常希望得到那块地皮,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的房地产资产,但当时的客观情况是,政府正在对房地产行业重新申视,前景不明朗,我想观察段时间再做打算。”最终,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意见,放弃了竞拍,而该地皮所在城市的楼市由于某些原因,不久便开始滑落。“如果那时候用1亿多的资金拍得那块地投资房地产的话,现在可能就会在资金链上出现问题了。”沈培荣说。
“家业”在儿子的管理下越来越盛,沈培荣则潜心经营着自己的老本行——皮革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开始自己新一轮的创业。他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皮制品的高端产品,牛皮制品、皮鞋、出口皮具……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远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不久前,一条生产意大利著名品牌“秋黎”皮革、皮革时装的生产线开始了安装,“这也许是‘家业皮革’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国门。”沈培荣显得异常激动,这个即将开工的项目倾注了他太多的感情和心血。
“家业”在壮大主业的同时,有了多元化发展的远景规划。沈培荣父子先后投资入股浙江富科达皮业集团,投资成立了浙江嘉年华置业有限公司、浙江嘉年华园林建设、家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家业园林苗圃基地、湖州金鼎典当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收购了湖州华诚拍卖有限公司和湖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等,迈出了“立足本业、多业并举”发展的坚实一步。
情系“新农村”
在整个湖州大地都在为新农村建设积极行动的时候,沈培荣父子也加入了这一大潮中。“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让农民兄弟的囊包鼓起来。”沈培荣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想富,先修路。”
去年以来,浙江家业控股集团投资近1000万元,开工建设全长1.7公里的妙西大道,该路按双向双车道设计,道路红线宽21米,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BT融资方式。此举在为当地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同时,也将为妙西镇的经济发展以及当地农民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
为了进一步帮助经济欠发达村利用现有资源,通过造血项目尽早改变落后面貌。关山村提供120亩土地,家业集团出资75万元,共同组建了园林建设开发公司,对关山村的荒山进行整修。“要让农民兄弟不拿出一分钱就能在家门口取得收入。”沈培荣说,为了支持经济欠发达村的公益事业,沈培荣父子还一次性赞助关山村现金10万元用于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2007年吴兴区慈善总会上,一次性捐款50万元人民币。
——2008年4月25日湖州日报
记者:徐立冬